利害關係人

利害關係人

利害關係人及重大主題

中龍對重大永續主題管理依循PDCA持續改善管理機制,為使中龍接軌國際落實永續績效,我們採用國際鋼鐵同業組織(worldsteel) 趨勢及集團發展方向等永續議題,考量鋼鐵產業特定議題及鋼鐵產業特性,並將議題進行利害關係人問卷及永續衝擊評估,流程如下:

利害關係人

鑑別

中龍每年鑑別利害關係人,根據AA1000SES 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從依賴性、責任性、影響力、多元觀點、關注張力等特性,鑑別出八類主要利害關係人,包括員工與工會(中龍)、協力人員、股東(中鋼)、供應商與承攬商、客戶與貿易商、社區與地方團體、中央與地方政府、同業與專業社團。

溝通

中龍本於尊重利害關係人權益,透過適當溝通及參與方式,瞭解合理期望及需求,適當回應利害關係人所重視之議題,由各單位分工負責利害關係人之溝通。舉凡透過年報、財務報告、重大訊息公告及新聞稿等。每年亦出版永續報告書,做為重要溝通管道。更藉由官網之企業永續專區,讓資訊的流通更及時及透明性,並藉此收集各界的回饋意見,做為持續改善之依據。

利害關係人溝通

重大主題

評鑑議題

中龍根據公司願景、使命、核心價值、定位及企業社會責任政策,參考GRI準則、SDGs及國際鋼鐵同業關注議題等國際準則及產業重要趨勢,並考量利害關係人溝通與意見回饋,由各單位核心小組成員共同歸納彙整出經濟面、環境面、人群面(包含人權)等永續三大面向36項議題。

經濟面
  1. 公司治理
  2. 營運財務績效-1
  3. 營運財務績效-2
  4. 關鍵風險事件
  5. 道德/倫理行為準則
  6. 創新研發
  7. 產品品質-1
  8. 產品品質-2
  9. 客戶服務
  10. 稅務政策
  11. 資訊/網路安全
  12. 綠色產品/綠色事業發展
  13. 供應鏈-1
  14. 供應鏈-2
環境面
  1. 氣候變遷因應-1
  2. 氣候變遷因應-2
  3. 溫室氣體排放
  4. 能源使用
  5. 原物料
  6. 水資源管理
  7. 空氣污染物
  8. 廢棄物
  9. 生物多樣性
  10. 循環經濟
人群面(包含人權)
  1. 職業安全衛生
  2. 勞資關係-1
  3. 勞資關係-2
  4. 強迫勞動
  5. 歧視
  6. 結社自由與集體協商
  7. 職場多元化與包容性
  8. 員工薪酬與福利
  9. 人才招募與留才
  10. 訓練與職涯發展
  11. 當地社區-1
  12. 當地社區-2

組織衝擊鑑別評估及重大主題確認

中龍在鑑別企業的各項活動中對經濟、環境和人的實際和潛在衝擊,主要係透過對關係人問卷方式針對36個相關議題,評估衝擊程度以及衝擊之發生機率,給予評定等級。並且針對相關議題,由企業永續推行小組進行衝擊分析,可能對經濟、環境和人產生的正面影響及負面衝擊。定義重大性為正面及負面衝擊3.6分及可能性3.6以上,中龍重大主題及排序如下:

面向 重大主題 優先順序 面向 重大主題 優先順序
環境面 空氣污染物 負面_1 經濟面 營運財務績效-1 正面_1
人群面 職業安全衛生 負面_2 經濟面 產品品質-1 正面_2
人群面 勞資關係 負面_3 人群面 員工薪酬與福利 正面_3
環境面 溫室氣體排放 負面_4 環境面 能源使用 正面_4
環境面 水資源及廢水 負面_5 人群面 訓練與職涯發展 正面_5
經濟面 資訊/網路安全 負面_6

重大主題與(衝擊因應)

中龍2024年透過重大性分析流程鑑別11項重大主題,其中10項對應與2023年相同,而「資訊/網路安全」新納入之重大關注議題,反映利害關係人關注焦點。對於各議題之管理方式均源自於永續理念及策略,並涵蓋於風險控管策略中。各重大主題對應GRI 準則揭露項目及衝擊面向如下表:

重大主題
(GRI準則)
衝擊面向
實際衝擊 潛在衝擊
預防減緩及補救措施 章節
經濟 環境 人群
(包含人權)
營運財務績效-1
(GRI 201經濟績效)
推展智慧製造,提升生產效率,深耕差異化,創造利基;善用電轉爐彈性調度優勢;.透過製程簡化、效率提升、合金降減、採購議價、原料降減與調度及設備改良等六大方向降減成本。 3.1
產品品質-1
(GRI 201經濟績效)
積極推動並落實國際系統標準化作業;持續依照市場需求與策略規劃,發揮製程優勢,開發差異化產品;強化客我關係,持續開發客製化產品、提供技術整合服務,解決業界的工程難題,以帶動整體產業鏈升級。 3.2
資訊/網路安全
(GRI 201經濟績效)
設置資訊安全委員,訂定資訊資產與風險評鑑管理規定,執行風險鑑別及採取適當的安全防護控制措施,以降低資通訊安全事件的威脅。另訂定資訊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管理程序,確保發生資訊安全事件時,能迅速依程序通報,完成損害控制或復原作業,降低資訊安全事件對公司之衝擊影響。 3.3
溫室氣體排放
(GRI 305排放)
採最佳可行技術進行規劃設計,精進技術與設備能力,妥適設備汰舊換新,提升環保效能;加大力度執行節能與效率提升減碳工作,朝精益求精,積少成多方向努力。 5.1.2
空氣污染物
(GRI 305排放)
配合行政院推動之「空氣污染行動方案」及自主改善計畫,2024年將完成原料堆置場室內化工程、2025年預計完成#1高爐大修及#1#2燒結大修等3項減量措施。 5.1.3
能源使用
(GRI 302能源)
設置能源節省委員會,並訂定節能政策,配合集團政策,以有效履行節能減碳的責任;全面推動製程節能及落實產線能耗降減措施;集思廣義後提出可執行之節電計畫,並確實進行控管與確認節電績效達成。 5.2.2
水資源及廢水
(GRI 303水與放流水)
建立查漏制度、用水清查制度、操作維護管理制度、節水績效考核制度,並持續藉由專案改善工程、自主管理、及提案改善等方式勵行節約用水政策。 5.2.3
訓練與職涯發展
(GRI 404訓練與教育)
考量營運策略並依職務及業務狀況盤點所需能力,規劃完整訓練體系,提升員工職務上所需知識及技能;深植企業文化內涵,安排企業文化講座,傳承企業優質文化。 6.1.4
員工薪酬與福利
(GRI 2一般揭露)
定期審視同業薪資水平,以作為新進員工敘薪標準調整之參考;每年檢視物價指數及總體經濟發展情形,作為辦理調薪評估;勞資雙方依照法令規定召開相關會議,進行各項福利溝通,穩定和諧關係。 6.2.1
勞資關係-1
(GRI 401勞雇關係)
定期召開勞資會議,提升及改善勞動條件;經理部門與工會理召開座談會,透過雙向互動溝通,針對重大勞資議案提出解決方案,創造勞資和諧共處局勢。 6.2.3
職業安全與衛生
(GRI 403職業安全衛生)
落實工安三力,強化工安意識,致力工安管理,建立工安文化,確保人員工作安全;實施知能合一的教育訓練,推動工安五道防線,落實主管安全巡視,降低員工與協力廠商失能傷害頻率。 6.3.1

重大主題

營運財務績效 【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為公開發行公司,亦為中鋼公司100%持股之子公司,謹遵公司法第一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良好的營運財務績效可提供政府穩定稅收、增加當地居民就業機會、並透過在地採購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營運活動可能導致貧富差距加劇,對當地弱勢民眾群體(例如兒童、年長者、原住民等)造成衝擊。

承諾

  • 致力增加財務績效。
  • 始終堅持正派經營,遵守相關法令規範繳納各項稅捐。
  • 增加當地居民就業機會。
  • 並適時回饋地方鄰里。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鋼品產銷量≧378萬噸/年。
  • 降低可控成本≧20億元。
  • 穩定成長鋼品產銷量。
  • 降低可控成本≧20億元。
  • 持續推動開源節流活動。
  • 開發高值產品。
  • 積極技術行銷為精緻鋼品創造需求。

採取行動

  • 推動大數據分析及應用,推展智慧製造,提升產率,減少產品差異化。
  • 善用電轉爐彈性調度優勢,精實管理手法進行製程分析,提升產率及品質,深耕差異化,創造利基。
  • 致力製程簡化、效率提升、合金降減、採購議價、原料降減與調度及設備改良等六大方向降減成本。

評估方法

  • 定期請相關單位提報資料,確認執行現況。
  • 透過企業PDCA管理,持續追蹤執行情形及目標達成程度。
  • 透過各項會議檢視改善行動執行確實性。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公開資訊觀測站、永續報告書、相關平台或中龍官網。

執行成效

中龍2024年營運受地緣政治風險增加、能源價格飆升、大宗商品供應短缺加劇,全球通膨擴大因素影響,鋼品產銷量減少,致營運不若預期,惟在全體員工戮力下仍達標。

項目/年度 2024年實績值 2024年目標值 達成率(%) 未達原因 檢討改善
鋼品產銷量(萬噸) 404.57 ≧392.00 103.2 - -
降低成本(億元) 28.03 ≧28.00 100.1 - -

產品品質 【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強調客戶導向,生產滿足客戶需求之產品,並以貼近市場、強化售後服務及提供技術整合服務,持續提升客戶滿意度,避免客戶流失,影響銷量。此外,強化產品競爭力為目標,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水準的穩定性,並持續開發符合客戶需求的新產品,以符合節能減碳長期發展方向。

承諾

中龍訂定品質政策「持續提升品質,開發高品級產品,滿足客戶需求」,建立完整品質管理系統,遵循客戶導向、領導統御、全員參與、過程方法、持續改進、循證決策、關係管理等原則。各項品質活動過程包括客戶導向過程、支援過程與管理過程,所有品質管理標準藉由標準化體系有效展開與執行,遵循產品與服務之資訊與標示相關法規,確保充分支持產銷營運活動,踏實求新與客戶共同精進,達到客我雙贏。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高品級產品比率≧50.5%
  • 電爐精緻鋼品比率≧20.3%
  • 新產品開發≧8件
  • 高品級產品比率≧55%
  • 電爐精緻鋼品比率≧25%
  • 善用電爐產線,發展滿足客戶需求的低碳排鋼品與高品質要求的精緻鋼品。
  • 開發高品級與精緻鋼品
  • 持續提升製程技術與技術行銷優勢產品,以提升精緻鋼品比例與優化產品組合。
註:精緻鋼品係指高技術含量、高產業價值及高獲利鋼種。

採取行動

  • 積極推動並落實國際系統標準化作業,已通過 IATF 16949汽車品質管理、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具備完善之品質管理制度,並落實國際系統標準化與提高客戶品質信心。物理、化學及非破壞試驗室已通過ISO 17025測試實驗室認證,另外在2024年9月長度與力量校正實驗室取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試驗室認證。
  • 持續依照市場需求與策略規劃,發揮製程優勢,以電爐與高爐的HYBRID製程,開發差異化產品,超高強度結構鋼、冷打棒線用胚等高品級產品。2024年9月完成開發高再生材含量扁鋼胚與熱軋鋼捲產品,並通過美國UL 2809再生材含量RC67認證,提高再生材使用比例,達成降低碳排目標。
  • 為強化客我關係,持續開發客製化產品、提供技術整合服務,解決業界的工程難題。並利用技術行銷推動差異化產品,積極參與產官學界組織與舉辦技術研討會,以帶動整體產業鏈升級。

評估方法

  • 定期查證各項品質管理作業符合鋼品品質管理系統之要求,以確保鋼品品質管理系統有效實施與維持,並符合ISO 9001及IATF 16949之條文要求。
  • 每月檢視高品級產品比率、電爐精緻鋼品比率及新產品開發件數,以追蹤品質目標達成率與擬定改進措施。並藉由落實多階段、多層次的技術服務,用專業服務客戶,持續追蹤客戶滿意度與客戶回饋相關重要指標。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產品資訊揭露品質證明書、公開資訊觀測站、永續報告書與相關平台或中龍官網。

執行成效

項目/年度 2024年實績值 2024年目標值 達成率(%) 未達原因 檢討改善
高品級產品比率 (%) 54.10 ≧48.00 112.7 - -
電爐精緻鋼品比率(%) 29.59 ≧18.00 164.4 - -
註:精緻鋼品係指高技術含量、高產業價值及高獲利鋼種。

資訊/網路安全 【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為公開發行公司,亦為中鋼公司100%持股之子公司,依中鋼集團資安通報管理辦法及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26款,當公司發生資通安全事件,造成公司重大損害時,須依規定透過中鋼發佈重大訊息,也連帶影響公司形象。

承諾

  • 「資訊安全委員會」統籌資訊安全相關政策制定、執行、風險管理與遵循度查核,並檢視及決議資訊安全與資訊保護方針及政策,落實資訊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 每年定期將資訊安全整體執行情形提報董事會,確保運作之適切性與有效性及落實資安監理。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重大資安事件0件
  • 建置中龍地端檔案交換暨即時通訊平台。
  • 重大資安事件0件。
  • 導入程式源碼資安檢測機制。
  • 重大資安事件0件。
  • 依零信任精神,整合完善資安架構。
註:
中龍根據《證交所重大訊息發布應注意事項參考問答集》制定《資訊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管理程序》,資訊安全事件等級區分為四個等級,第三、四級屬於重大資安事件。
第三級事件:非核心資訊系統與非核心資訊基礎設施,實際遭受攻擊以致業務停頓或資料外洩之事故。
第四級事件:核心資訊系統與核心資訊基礎設施,實際遭受攻擊以致業務停頓或機敏資料外洩之事故。

採取行動

  • 資訊安全委員會每季召開資訊安全委員會議檢討資安目標執行情形。
  • 訂定資訊資產與風險評鑑管理規定,執行風險鑑別及採取適當的安全防護控制措施,以降低資通訊安全事件的威脅。
  • 訂定資訊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管理程序,確保發生資訊安全事件時,能迅速依程序通報,完成損害控制或復原作業,降低資訊安全事件對公司之衝擊影響。

評估方法

每月分析資安監控報表確認防禦狀況,每季由主任委員召開資訊安全委員會議檢討資安目標執行情形。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公開資訊觀測站、永續報告書、相關平台或中龍官網。

執行成效

項目/年度 2024年實績值 2024年目標值 達成率(%) 未達原因 檢討改善
重大資安事件(件) 0 0 100.0 - -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轉版驗證(%) 100 100 100.0 - -

溫室氣體排放【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鑑於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全球暖化,致使全球氣候變遷和聖嬰反常性氣候變化,導致極端氣候災害之風險,造成產業營運衝擊或供應鏈斷料,潛在衝擊如降雨模式和極端天氣的變化,可能會面臨暫時的生產中斷甚至重大設備損壞;極端天氣事件(如颶風與洪水)的嚴重性與頻率增加,如港口冰封或原料產地水災,使出貨裝船延遲,上下游供應鏈無法即時配送;「氣候變遷因應法」施行,碳費的徵收,潛在衝擊增加營運成本。風險財務影響及因應與機會如下:

風險類別/項目 風險財務影響 因應與機會
轉型風險 政策法規 碳定價 【成本增加】
預估碳費逐年增加,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用電大戶條款代金,台電電費將調升。
風險時間點:短期、中期
  • 建構智能工場,提升製程效率,採購再生能源憑證,配合母公司評估碳補捉及碳封存之試驗,減緩氣候法規所帶來衝擊,並轉化為未來營運財務機會。
  • 推動員工自主性持續改善,發揮團隊精神不斷改良改善,降減排碳。
  • 推動綠色採購,採購節能標章產品。
  • 提供高強度鋼材與技術整合服務,除積極拓展高強度鋼材尺寸與規格範圍,亦推廣高強度耐震鋼材設計優勢,兼具省料減重與外部減碳效益。
再生能源法規 【成本增加】
經濟部公告用電大戶條款,若無依規定設置再生能源,擬購買再生能源證或繳納代金。
風險時間點:中期
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除能抵免法規衍生之代金成本外,亦能降低電力使用費用,帶來成本收益。
技術 新技術投資 【成本增加】
新技術支出增加。
風險時間點:中期
  • 短期製程能效提升,中期提高煉鋼廢鋼比,長期配合中鋼規劃啟用碳捕捉封存,因應相關法規要求,提升未來營運財務機會。
  • 為減少極端氣候衝擊用水,推動「福田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計畫」。
  • 採用高爐及電爐兩種冶煉優勢開發出國內首創之HYBRID製程技術,降低碳排,產製獨有之低碳高品質之車用冷打件如SCM435及超高強度耐震鋼材SM570M型鋼、窄板等。
  • 訂定智慧製造指標,包含智慧產線、智慧能資源及智慧排程三大主題。

承諾

中龍依據擴建計畫之溫室氣體環評減量承諾,經內外部減量後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淨排放量)不得超過環評承諾之排放總量上限(否則應按比率自行削減、減產或購買碳權)。因此,本公司積極推動廠內節能減碳方案,及掌握廠內各年度之全廠溫室氣體排放量。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溫室氣體減量 CO2 ≧16.67千公噸/年。
  • 響應政策提出自主減量計畫
  •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符合環評承諾。
  • 2030年減碳25%。
  •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符合環評承諾。
  • 2050年淨零排放。

採取行動

  • 精進技術與設備能力,妥適設備汰舊換新,提升環保效能。
  • 加大力度執行節能與效率提升減碳工作,朝精益求精,積少成多方向努力,將透過每年盤點行動方案找出減碳空間。
  • 為有效監控全廠溫室氣體排放量,於2013年建置「溫室氣體資訊系統」,每月盤查溫室氣體排放量,並預估該年度所需之溫室氣體減量額度需求,作為中龍購買碳權或及產量調整之參考。
  • 中龍建廠時即以最佳可行技術進行規劃設計,並投入各項環保設備改善更新,達持續減量之目的。

評估方法

中龍自2014年起溫室氣體盤查資料皆通過第三方查驗機構(DNV)查驗,並取得查證聲明書。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遵守環境部規定,將該資料登錄於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

執行成效

中龍2024年經自行盤查全廠溫室氣體排放量為8,982,962公噸CO2e(範疇一排放8,791,141公噸CO2e;範疇二排放191,821公噸CO2e),依環評計算之產品排碳強度1.910,排碳強度超出環評承諾限值部分,待外部查驗證並提報盤查登錄系統後,另申請碳權註銷以符合環評承諾,近五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如下表:

項目 2020年 2021年*1 2022年 2023年*2 2024年*3
環評溫室氣體排放量 (公噸CO2e)總量上限值(計入水淬爐石外部減量效益) 9,567,415 9,567,415 9,567,415 9,567,415 9,567,415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計入水淬爐石外部減量效益) (公噸CO2e) 9,142,275 9,612,038 8,970,700 8,238,260 8,059,488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不計水淬爐石外部減量效益)(公噸CO2e) 10,296,686 10,804,371 10,064,291 9,216,366 8,982,962
環評產品排碳強度上限值 (公噸CO2e/公噸鋼胚) 1.90 1.90 1.90 1.90 1.90
產品排碳強度 (公噸CO2e/公噸鋼胚) 1.732 1.713 1.810 1.912 1.910
註:
1.中龍業於2022.11.09向環境部申請註銷42,340公噸碳權,使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符合環評限值。
2.中龍業於2025.02.21向環境部申請註銷53,823公噸碳權,使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符合環評限值;另因應環境部法規修訂,自2023年起溫室氣體盤查申報資料修正為不計水淬爐石外部減量效益。
3.中龍依據環境部盤查登錄系統資料更新2020~2023溫室氣體排放資料,惟2024年度資料尚未經過外部查驗,後續有再變更之可能。

空氣污染物【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鑑於政府逐步加強空氣污染之管理及當地居民對空氣品質改善之期待,於建廠時即採空污防制最佳可行控制技術,除符合法令規定、環評承諾外,亦不斷進行相關環保設備改善計畫,評估各項可行空污減量計畫,改善民眾對鋼鐵廠高污染印象,並減少營運活動對環境造成之衝擊影響。

承諾

  • 依據環境影響評估承諾,執行空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管制,並於營運前達成減量目標值(含受輔導廠商),否則按比率自行削減或減產。
  • 營運階段依法設置之煙道空氣污染物連續自動監測設施(CEMS)將依據環保局之相關規定,辦理與環保局之電腦連線。
  • 符合法令規範加強執行教育訓練,預防設備故障,降低污染物之排放。
  • 依據ISO管理系統,承諾符合相關法規,並鑑別相關的法令規章與其他要求事項。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減量規劃
  • 配合行政院推動之「空氣污染行動方案」及自主改善計畫,2024年已完成原料堆置場室內化工程、2025年預計完成#1高爐大修及#1#2燒結大修等3項減量措施,合計每年預計可減少粒狀物(Par.)58.88公噸、硫氧化物(SOx)2.59公噸、氮氧化物(NOx)5.74公噸。
  • 配合國家政策及符合法令規範。
  • 持續在技術、工程、經濟可行條件下,精進污染防制措施,符合相關法令規定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 配合國家政策及符合法令規範。

採取行動

  • 中龍為積極改善空氣品質降低環境衝擊,持續環保投資各項改善措施,預計2025~2030年完成之環保改善計畫合計185.45億元,並配合行政院推動之「空氣污染行動方案」,每半年參加經濟部與環境部共同辦理之國(公)營事業空氣污染防制及改善作為檢討會。
完工年度 改善措施 預計減量成效(公噸/年)
粒狀物 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2025
  • #1高爐大修
    -智慧高爐平台
    -改造濃相噴煤系統
    -增設爐頂氣回收系統
  • #1#2燒結大修
0.38 0.49 0.84
型鋼工場復熱器汰換 - 0.73 0.6
2030
  • #2高爐大修-智慧高爐平台
    -改造濃相噴煤系統
    -增設爐頂氣回收系統
0.38 0.49 0.84
合計 0.76 1.71 2.28

  • 各項管制物種改善對策
管制之物種 改善對策
硫氧化物 中龍已設置1、2號燒結脫硫設備,並透過自廠燃氣含硫份降低,以及採用低硫份之燃料及原料,降低硫氧化物排放。
氮氧化物 中龍已設置1、2號燒結脫硝設備及1~4號鍋爐脫硝設備,並針對1~4號鍋爐及軋延產線加熱爐設置低氮氧化物燃燒器,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粒狀物 中龍已於各製程設置靜電器及袋式集塵器等防制設施,每年並編列預算,積極維護防制設備效率。為減少原料儲存場之粒狀物逸散,建廠時已在料堆四周設置23米高防塵網,並於料堆設置自動灑水設備及噴灑化學穩定劑,可防止粒狀物逸散。
2024年更進一步完成整體料堆室內化之目標,並於2025年起,可減少粒狀物排放58.5公噸/年。
PM2.5 透過設置靜電集塵器、袋式集塵器、濕式洗滌器及料堆設置防塵網、自動灑水設備、噴灑化學穩定劑,減少原生性PM2.5排放量;於燒結工場設置De-SOx及De-NOx、動力工場設置De-NOx等設備,以減少PM2.5之前驅物(SOx、NOx、VOCs)排放量。\

評估方法

中龍於2010年成立環境監測中心,針對廠內固定污染源排氣實施連續監測及定期檢測。截至2024年12月止,廠區煙囪總數共79支,其中有13支設置了連續監測系統,以監控傳統污染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粒狀物)的排放濃度及總量。監測系統與臺中市環保局即時連線,接受市政府的嚴格監督。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環境部固定污染源管理資訊公開平台、永續報告書及中龍官網。

執行成效

中龍透過各項空氣污染改善措施,經以連續自動監測設施(CEMS)監測及定期人工採樣檢測,並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相關規定,每季申報空污排放量,近三年排放值如下表:

排放量/年度 2022 2023 2024 環評承諾限值
硫氧化物(公噸/年) 2,073 1,959 1,819 4,028
氮氧化物(公噸/年) 2,188 1,968 2,116 3,749
粒狀物(公噸/年) 573 490 518 2,325
揮發性有機物(公噸/年) 212 122 101 502
總空污排放量(公噸/年) 5,046 4,539 4,554 10,604
註:總空污排放量(公噸/年)=粒狀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

能源使用【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 風險評估

中龍深知隨著溫室效應、極端氣候變遷與暖化加劇,加上國際區域未息、燃料價格高漲及國際經貿情勢變化等能經情勢變動頻繁,不可再生的能源已無法再穩定供給全球各國,當能源短缺時將勢必產生衝擊。中龍使用的能源以電力與原料煤為主要大宗,來源分別來自台電與國外進口。電力部分,回收副產燃氣利用再發電,以提高電力自給率,降低排燒以達到節能減碳目的;外部電力倚賴程度較輕,故因電力不穩定所產生之風險也相對降低。原料煤部份,由不同國家供應以增添來源多元性,避免獨家供應所衍生之斷料風險。

  • 營運影響

中龍鑑於能源成本對製造成本影響大,經查2024年單位粗鋼能源成本佔製造成本比率約2.17%,較2023年增加約0.36%,主要粗鋼產能受景氣影響大幅下降,造成單位粗鋼能源成本增加。為達節能降本,廠內仍持續推動製程節能、節電活動,有效去化自產燃氣,減少外購電力之需求,達到能源使用管理之目標,近五年年能源成本佔製造成本比率如下圖。

承諾

  • 充分運用能資源,製程廢熱回收再利用。
  • 致力減少排放損失,避免浪費。
  • 配合國家政策,持續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政策。
  • 遵守相關能源法規。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製程效率≧取前一年實績或前三年平均兩者最佳值。
  • 節電率≧1%。
  • 符合用電大戶>10%義務量。
  • 因應減碳趨勢,加大能效提升力度。
  • 配合集團持續推動「再生能源,盤點廠內適合區域。
  • 依據投資計畫,執行相關大型設備汰換與節能設備增設。
  • 提早評估廠內逾經濟壽命之設備,有無汰換為較節能型之空間。
註:
因近年產能變化較大,如僅考慮前一年實績制訂次年目標,不易檢討與呈現績效

採取行動

  • 建立能源節省委員會

中龍設立「能源節省委員會」,並下轄各節能專案小組,推動節能專案。每半年召開會議,檢討專案執行情形。「能源節省委員會」亦配合集團政策,履行節能減碳的責任,冀望能在快速、彈性及成本有效下適應環境變遷與追求永續經營。


  • 訂定節能政策

中龍為確保企業永續經營,訂定節能政策,說明如以下:

關懷生命,愛惜資源。 綠能生產,共存共榮。
恪遵法令,履行承諾。 風險導向,預防危害。
溝通參與,增進認知。 持續改善,提升績效。


  • 節約能源措施

中龍自2012年起全面推動製程節能及落實產線能耗降減措施,第一期提出2012~2016年五年減降1.5%之目標已於2014年提前達成。第二期配合政府推動節電1%政策,重新規劃以2014年為基準,除持續執行製程節能措施,另每年以前一年度總用電之1%作為次年度節電挑戰目標,由各單位集思廣義後提出當年度可執行之節電計畫,並確實進行控管與確認節電績效達成。

評估方法

  • 定期提報資料予相關單位,確認執行現況。
  • 透過企業PDCA管理,持續追蹤執行情況及目標達成程度。
  • 透過各項會議檢視改善行動執行確實性。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公開資訊觀測站、永續報告書、相關平台或中龍官網。

執行成效

項目/年度 2024年
實績值
2024年
目標值
達成率(%) 未達原因 改善措施
鋼胚能耗(Mcal/噸) 5,139 ≦5,135 99.9 主因受產能低迷影響導致不達標。持續致力於低產能下減少不必要之能源使用,並深入分析低產能下之使用效率,尚符合預期。 持續推動製程節能、節電活動,有效去化自產燃氣,減少外購電力之需求,達到能源使用管理之目標。
製程節能(%) 98.16 ≧100 98.16
節電1%(%) 104 ≧100 104 - -

水資源管理【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 水資源風險評估

中龍取水來源為台灣自來水公司,依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渡槽水風險地圖集」,臺灣全區總體風險程度皆為Low-Medium(1-2),非屬水資源壓力地區。

  • 水資源變化估計及營運影響

中龍位於中部臺中地區,2024-2100期間,雨量平均變化率估計位於-1~1%之間。中部臺中地區水資源變化不大,對未來營運無負面影響。為因應台水限水或供水中斷之緊急情況,本公司亦制訂全廠緊急限水管理規定,使相關人員瞭解限水作業程序,以最大程度降低緊急情況發生時,產線及設備之影響。

  • 水法規變更及定價

中龍主要取水來源皆為自來水,每噸用水約為12.7元。經濟部於2023年1月6日發布耗水費徵收辦法,自2023年2月1日起開徵耗水費,計徵對象為枯水期單月總用水量超過9,000度之用戶,依用水狀況採個別費率約為每度1~3元、節水回收率達到同行業公告之標準者減為2元、比同業標準更好的優等企業者減為1元,並設有耗水費減徵條件。

承諾

  • 充分運用水資源,工業用水循環使用。
  • 妥善處理廢水,減少環境負擔。
  • 配合國家政策,持續推動福田放流水回收再利用。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製程用水回收率≧環評承諾值。
  • 廢水妥善處理(COD≦90mg/L;SS≦25mg/L)。
  • 完成建置中龍再生水廠
  • 提升水資源循環使用效率符合環評承諾。
  • 廢水處理符合國家政策及法令規範。
  • 完成再生水廠試俥並每日接用福田水5.8萬噸/日。
  • 提升水資源循環使用效率並優於環評承諾。。
  • 廢水處理符合國家政策及優於法令規範。
  • 穩定使用再生水。

採取行動

中龍為一貫作業鋼廠,需使用大量水資源作為冷卻、除銹、潤滑、洗塵及環保等用途,水源由台灣自來水公司沙鹿營運所配給,其水源地為鯉魚潭水庫及石岡壩水庫。2024年度全廠每日自來水用水量約48百萬公升。高爐產線正式投產以來,運轉生產逾14年時間,在水資源管控作為包括建立查漏制度、用水清查制度、操作維護管理制度、節水績效考核制度,並持續藉由專案改善工程、自主管理、及提案改善等方式勵行節約用水政策。

評估方法

  • 定期提報資料予相關單位,確認執行現況。
  • 透過企業PDCA管理,持續追蹤執行情形及目標達成程度。
  • 透過各項會議檢視改善行動執行確實性。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公開資訊觀測站、永續報告書、相關平台或中龍官網。

執行成效

項目 2024年
實績值
2024年
目標值
達成率(%) 未達原因 檢討改善
製程用水回收率(%) 98.6% ≧97.11% 100% - -
廢水妥善處理 COD(mg/L) 38.7 ≦90 100% - -
SS(mg/L) 5.4 ≦25 100% - -
推動「福田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計畫」(%) 實際進度56% 預定進度55% 100% - -

中龍持續致力節水,廠內進行多層次回收再利用,每滴水均充份再利用。近五年原水補充量、製程用水循環量、單位產品用水量、製程用水回收率及單位產品放流水量如下圖:

訓練與職涯發展【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為公開發行公司,屬中鋼100%持股之子公司,建廠初期主管大多由中鋼派任。透過師徒制經驗傳承後各層級主管陸續由自有員工陸續接班,現階段已有經營階層由自有員工升任,加上中鋼進入退休潮後,中龍面臨更急迫的接班壓力,以致現職員工的職涯發展及教育訓練規劃是經營的重點。

承諾

  • 為求永續經營,持續辦理訓練提升員工專業技能。
  • 落實中鋼集團之團隊、企業、踏實、求新等四大精神,傳承企業優質文化。
  • 透過知識管理平台保存知識文件並落實經驗傳承。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員工教育訓練≧16小時/年人。
  • 主管管理課程≧6門/年。
  • 流程式知識文件≧48件/年。
  • E-Learning課程≧35門/年。
  • 持續辦理員工教育訓練
  • 精進員工專業技能。
  • 培育接班主管及企業文化講師。
  • 擴大線上學習平台。
  • 持續辦理員工教育訓練。
  • 培育接班主管及企業文化講師。
  • 運用高科技設備精進教育訓練。

採取行動

  • 考量營運策略與發展需要,依職務及業務狀況盤點所需能力,規劃完整訓練體系,並逐步展開訓練課程,提升員工職務上所需知識及技能。
  • 為深植企業文化內涵,不定期安排企業文化講座,傳遞中鋼集團之團隊、企業、踏實、求新等四大精神,傳承企業優質文化。
  • 員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依勞動基準法第十一條第五款辦理資遣並發放資遣費。另依就業服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將被資遣員工之相關資料,列冊通報當地主管機關及公立就業服務機構。
  • 為照護罹患嚴重傷病員工並降低因病造成工安風險,辦理特殊專案優惠離退。

評估方法

  • 定期提報資料予相關單位,確認執行現況。
  • 透過PDCA管理,持續追蹤執行情形及目標達成程度。
  • 透過各項會議檢視改善行動執行確實性。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永續報告書、相關平台及中龍官網。

執行成效

項目/年度 2024年實績值 2024年目標值 達成率(%) 未達原因 檢討改善
員工教育訓練
(小時/年人)
16.36 16.00 102.25 - -
主管管理課程
(門/年)
8 6 133.33 - -
流程式知識文件
(件/年)
61 48 127.08 - -
E-Learning課程
(門/年)
42 35 120.00 - -

薪酬與福利【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在面臨少子化、科技業蓬勃發展及物價高漲情形下,鄰近中科地區產業之平均新進員工敘薪標準紛紛調升。本公司地處偏遠,為能持續招募優秀人才、提高留任率,具競爭力之敘薪標準及薪酬制度甚為重要。

承諾

  • 持續提供具有競爭力之薪資水準與相關薪酬制度。
  • 持續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打造友善工作環境,創造勞資和諧共好。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瞭解市場薪資水平,調整新進人員敘薪標準。
  • 暢通各項員工溝通管道。
  • 提供具競爭力之薪資制度及薪酬調幅。
  • 推動員工協助方案。
  • 提高員工滿意度。
  • 重大勞資爭議事件0件。

採取行動

  • 定期審視各地區薪資水平,以作為新進員工敘薪標準調整之參考。
  • 每年檢視物價指數及總體經濟發展情形,作為修正薪給相關制度及辦理調薪依據。
  • 勞資雙方依照法令規定召開相關會議,進行意見交換,穩定和諧關係。

評估方法

  • 定期提報資料予相關單位,確認執行現況。
  • 透過PDCA管理,持續追蹤執行情形及目標達成程度。
  • 透過各項會議檢視改善行動執行確實性。

利害關係人議合

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永續報告書、相關平台及中龍官網。

執行成效

項目 2024年執行成果
薪資制度
  • 調整新進員工敘薪標準及辦理現有員工薪資調整。
  • 伙食津貼由2,400元提高至3,000元。
  • 因應物價指數上漲,將各類工作津貼標準同步調高。
友善工作環境
  • 提供員工心理諮商服務,以減緩心理壓力及提升工作效率,2024年申請駐廠諮商服務共計總計63人次。
  • 2024年計召開6次勞資會議(優於法定規定)及舉辦1次公司經理部門與工會理監事座談會,透過勞資的充分溝通及意見交流,打造安穩的職場環境。

勞資關係【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面對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及模糊性的大環境,以及勞方意識抬頭、政府法令實施及修正,必須適時滾動修正相關規章及配套措施,以穩定勞資雙方的溝通正常。因此,如何讓員工在中龍公司感受到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將是維持勞資和諧的重要議題。

承諾

  • 落實中鋼集團之團隊、企業、踏實、求新等四大精神,朝向勞資互助、互利、共好。
  • 以優於法令規定頻率來定期召開勞資會議,讓爭議問題及時獲得處置,避免勞資糾紛。
  • 定期召開廠(處)溝通座談會,主管及員工共同集思廣益提出改善方案,創造出和諧的團隊。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協辦工會員眷健行活動。
  • 協辦優秀會員暨模範員工表揚典禮。
  • 協辦工安宣導活動。
  • 協助工會理監事幹部及勞資代表順利完成改選。
  • 依法召開勞資會議。
  • 每年召開經理部門與工會理監事座談會。
  • 修訂團體協約並簽約。

採取行動

  • 召開勞資會議,依據建議的提案,於會議上進行討論,並依據結論採取必要措施,以提升及改善勞動條件。
  • 經理部門與工會理監事召開座談會,透過雙向互動溝通,針對重大勞資議案提出解決方案,創造勞資和諧共處局勢。

評估方法

  • 定期召開勞資會議並公告勞資紀錄。
  • 定期召開經理部門與工會理監事座談會。
  • 各廠(處)每2個月至3個月召開座談會,適時解決員工問題。

利害關係人議合

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永續報告書、相關平台或網站上。

執行成效

項目/年度 2024實績值 2024目標值 達成率(%) 未達原因 檢討改善
召開勞資會議 6 6 100% - -
召開經理部門與工會理監事座談會 1 1 100% - -

職業安全與衛生【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鋼鐵公司在臺灣臺中港區,建設一貫作業鋼鐵廠,主要製程有煉鐵、煉鋼、軋鋼等。為確保企業永續經營與發展,我們將工作者的安全健康視為衡量績效的首要指標,更是衝擊生產營運重要因素,沒有安全與健康,一切努力終將歸零,故共同攜手供應商與協力廠商,致力於共同建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承諾

  • 關懷生命 愛惜資源
    積極關懷與照顧員工及利害相關者,並肩負起安全衛生之責任;持續推動環境保護,支持採購有效率能源設備,成為值得信賴之綠能鋼鐵企業。
  • 綠能生產 共存共榮
    以生命週期觀點建構環境及安全衛生管理流程,使同仁、供應商、協力廠商與社區居民,能在安全健康且環保無虞的情況下,共存共榮。
  • 恪遵法令 履行承諾
    鑑別產業相關環安衛法規之符合性,履行企業守規義務的承諾,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 風險導向 預防危害
    導入風險管理觀念,將風險導向思維運用於規劃和實施環境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關注污染預防、健康促進及職場安全並持續改善,以降低營運風險。
  • 溝通參與 增進認知
    持續不斷的執行教育訓練,增進員工環安衛認知,強化員工、協力廠商、供應商參與及利害相關者溝通,以達成共識,並創造和諧關係。
  • 持續改善 提升績
    持續推動全員參與、本質安全、目標管理、節能減碳及資源再利用,提升環安衛及能源績效,確保企業永續經營。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重大職災0件
  • 重大職災0件
  • 重大職災0件

採取行動

  • 為達成零災害目標,落實工安三力「認知有能力」「稽查有效力」「審查有毅力」。
  • 強化工安意識,落實工安管理,建立工安文化,確保人員工作安全。
  • 依其職能實施知能合一的教育訓練,持續推動工安五道防線,善用AI建立智慧工安系統,加強工安教育訓練,落實主管安全巡視,降低員工與協力廠商失能傷害頻率。

評估方法

  • 定期提報資料予相關單位,確認執行現況。
  • 透過各項會議檢視改善行動執行確實性。
  • 參照ISO 45001管理系統規劃、支持與運作、績效評估、改善(PDCA)之手法,持續追蹤執行情形及目標達成程度。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公開資訊觀測站、永續報告書、職業安全衛生先期審查報告、相關平台或中龍官網。

執行成效

中龍為保障員工安全健康,持續以重大職災及失能傷害頻率零為目標。職災事故管理運作機制,並落實危害辨識、風險評估及事故調查等訓練,亦落實意外事故與交通事故通報、調查及完成改善程序。

2024年工安標竿成效:

項目/年度 2024年實績值 2024年目標值 達成率(%) 未達原因 檢討改善
重大職災(件) 0 0 100% - -

中龍2024年員工及協力人員職業傷害所造成死亡數量0件。員工發生嚴重的職業傷害的數量0件,可記錄之職業傷害件數2件,職業傷害的主要類型為被切、割、擦傷、夾傷,另廠外通勤交通事故共發生17件,其中10件失能,7件輕傷;協力廠商發生嚴重的職業傷害的數量1件,可記錄之職業傷害件數6件,職業傷害的主要類型為被撞、被切、割、擦傷、被夾被捲、廠內交通;員工失能傷害頻率為0。經統計,共發生2件員工廠內傷害事故,其中0件為失能傷害,2件為輕傷害。近五年失能傷害頻率與嚴重率詳下表:

項目/年度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員工失能傷害頻率(失能傷害件數/百萬工時) 0.53 0.26 0.13 0 0
員工失能傷害嚴重率(損失工作日數/百萬工時) 879.5 25.3 13.4 0 0
死亡人數 2 0 0 0 0
失能傷害件數 8 6 3 0 0
失能傷害類別–被夾被捲 4 1 1 0 0
失能傷害類別–墜落 2 3 1 0 0
失能傷害類別–跌倒滑倒 2 0 0 0 0
失能傷害類別–廠內交通 0 0 1 0 0
失能傷害類別–物體飛落 0 1 0 0 0
失能傷害類別–與高底溫接觸 0 1 0 0 0
輕傷害件數 25 13 11 2 2
交通事故件數 14 21 17 14 17
協力商失能傷害頻率(失能傷害件數/百萬工時) 0.75 0.51 0.26 0.65 0.13
註:
1.2024年總經歷工時:員工7,486,972小時;協力廠商7,810,402小時。
2.交通事故統計係包含由員工自備交通工具造成之事故數量,若僅統計由組織所提供之運輸工具造成的交通事故2024年為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