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環境管理
政策及系統
中龍一直秉持做好環境管理與安全衛生管理信念,依國際趨勢將環境管理系統及安全衛生系統整合,特訂定環安衛政策,且ISO 14001及ISO 45001系統均取得第三方驗證單位驗證完成。

環安衛政策

ISO 14001證書

ISO 45001證書
環評承諾
中龍因應經環境部審查通過之「中龍第二期第二階擴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環評承諾應辦事項,專案管理環評承諾追蹤管理計畫。追蹤檢討相關環評承諾事項及環境友善回饋計畫,並蒐集與前述事項辦理情形相關佐證資料,提出辦理情形之書面檢討,對可能違反環評承諾事項提出預警與因應對策管理方案共計35件,截至2023年執行進度及方案工作摘要如下表:
執行進度表 | |||
---|---|---|---|
現況 | 案件數 | 備註 | |
1 | 計畫中止 | 2 |
|
2 | 已結案 | 31 | |
3 | 執行中 | 2 | |
總案件數 | 35 | ||
結案率=結案數(含計畫中止)*100/總案件數 | 結案率% =33*100/35=94.3% |
- 「燒石灰工場CO2製成輕質碳酸鈣計畫」中止之原因,因投資廠商無法取得該計畫案用地,故於2010.09確定停止執行。
- 「建立逸散懸浮微粒本土係數及指紋計畫」中止之原因,本公司配合「臺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改建露天料場為室內化,提出環評內容變更,本案「原物料逸散懸浮微粒本土排放係數及指紋建立計畫」亦申請不執行。
法規遵循
法規鑑別
中龍透過網路系統,收集政府公告之相關法規資訊,再分送各相關權責單位實施法規鑑別,以及早因應及配合,近五年環保法規鑑別成效如下表:
溫室氣體排放【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鑑於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全球暖化,致使全球氣候變遷和聖嬰反常性氣候變化,導致極端氣候災害之風險,造成產業營運衝擊或供應鏈斷料,潛在衝擊如降雨模式和極端天氣的變化,可能會面臨暫時的生產中斷甚至重大設備損壞;極端天氣事件(如颶風與洪水)的嚴重性與頻率增加,如港口冰封或原料產地水災,使出貨裝船延遲,上下游供應鏈無法即時配送;「氣候變遷因應法」施行,碳費的徵收,潛在衝擊增加營運成本。風險及財務成本增加如下:
風險及財務成本增加承諾
中龍依據擴建計畫之溫室氣體環評減量承諾,經內外部減量後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淨排放量)不得超過環評承諾之排放總量上限(否則應按比率自行削減、減產或購買碳權)。因此,積極推動廠內節能減碳方案,及掌握廠內各年度之全廠溫室氣體排放量。
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 中期目標(3~5年) |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
|
|
|
採取行動
- 精進技術與設備能力,妥適設備汰舊換新,提升環保效能。
- 加大力度執行節能與效率提升減碳工作,朝精益求精,積少成多方向努力,透過每年盤點行動方案找出減碳空間。
- 每月盤查溫室氣體排放量,並預估該年度所需之溫室氣體減量額度需求,作為購買碳權或及產量調整之參考。
- 建廠時即以最佳可行技術進行規劃設計,並投入各項環保設備改善,達持續減量之目的。
評估方法
中龍溫室氣體盤查資料皆通過第三方查驗機構(DNV)驗證,並取得查證聲明書。
利害關係人議合
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遵守環境部規定,將該資料登錄於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臺。
執行成效
中龍彙整溫室氣體量係採營運控制法,2023年經自行盤查全廠溫室氣體排放量為8,238,702公噸CO2e(扣除水淬爐石),直接(範疇1)溫室氣體排放為8,076,804公噸CO2e,能源間接(範疇2)溫室氣體排放161,898公噸CO2e,商務旅行及下游運輸和配送(範疇3)溫室氣體排放為174,650噸CO2e。產品排碳強度1.912,排碳強度上升係因市況不佳,產量降低,導致廢鋼用量減少,超出環評承諾限值54,607公噸CO2e,將以碳權進行碳中和以符合環評承諾,近五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如下表:
管理活動亮點
【成立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
中龍為減緩氣候變遷之影響,依照中鋼集團方針設置「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啟動碳中和路徑規劃,以2050年達成碳中和為努力目標。短期擬以「加大力度執行能效提升」方案為主,並配合中鋼集團整體規劃,努力推動減碳工作,並採滾動式檢討相關策略,2023年推動之工作說明如下:
- 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依環境部規範取得查證聲明,並完成相關申報作業,同時確認溫室氣體排放量符合主管機關環評追蹤查核之要求。
- 蒐集氣候變遷因應法之相關辦法最新訊息,適時研擬因應策略,爭取公司最大權益。
- 參與經濟部工業局產業自願節能減碳工作,節約能源措施措施成果為減碳4,023公噸。
- 碳中和路徑初步規劃如下圖:


【參與國際溫室氣體組織】
中龍參與國際溫室氣體組織之世界鋼鐵協會(WorldSteel Association,簡稱WSA)推動Climate Action Programme之CO2 Data Collection活動,研究分析及建立國際鋼鐵業排放量資料庫。中龍參與該活動及提交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成為會員成為WSA氣候行動成員(Climate Action Member)。

行動成員證書
空氣污染物【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中龍鑑於政府逐步加強空氣污染之管理及當地居民對空氣品質改善之期待,於建廠時即採空污防制最佳可行控制技術,除符合法令規定、環評承諾外,亦不斷推動相關環保設備改善計畫,評估各項可行空污減量計畫,改善民眾對鋼鐵廠高污染印象,並減少營運活動對環境造成之衝擊影響。
承諾
- 依據環境影響評估承諾,執行空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管制,並於營運前達成減量目標值(含受輔導廠商),否則按比率自行削減或減產。
- 依據環保局之相關規定,營運階段設置煙道空氣污染物連續自動監測設施(CEMS),與環保局電腦連線。
- 加強執行教育訓練,預防設備故障,降低污染物之排放。
- 依據ISO管理系統,鑑別相關的法令規章與其他要求事項,承諾符合法規。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 中期目標(3~5年) |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
---|---|---|---|
減量規劃 |
|
|
採取行動
中龍為積極改善空氣品質,因此持續投資於空污改善,規劃2021~2024年完成之空污改善計畫合計114.36億元,並配合行政院推動之「空氣污染行動方案」,每半年參加經濟部與環境部共同辦理之國(公)營事業空氣污染防制及改善作為檢討會。
完工年度 | 改善措施 | 預計減量成效(公噸/年) | ||
---|---|---|---|---|
粒狀物 | 硫氧化物 | 氮氧化物 | ||
2022 | 一號燒結EP1性能提升 | 1.2 | - | - |
2023 | 型鋼工場復熱器汰換 | - | 0.73 | 0.6 |
2024 | 原料堆置場室內化工程 | 58.5 | 2.1 | 4.9 |
合計 | 59.7 | 2.83 | 5.5 |
管制之物種 | 改善對策 |
---|---|
硫氧化物 | 設置1、2號燒結脫硫設備,並透過自廠燃氣含硫份降低,以及採用低硫份之燃料及原料,降低硫氧化物排放。 |
氮氧化物 | 設置1、2號燒結脫硝設備及1~4號鍋爐脫硝設備,並針對1~4號鍋爐及軋延產線加熱爐設置低氮氧化物燃燒器,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
粒狀物 |
各製程設置靜電器及袋式集塵器等防制設施,積極維護防制設備效率;料場四周設置23米高防塵網,並設置自動灑水設備及噴灑化學穩定劑,可防止粒狀物逸散。 推動原料堆置場防風防塵牆提升效率案(原料堆置場室內化),已優先完成冶金煤料堆室內化,並持續朝整體料堆室內化之目標邁進,預計可減少粒狀物排放58.5公噸/年。 |
PM2.5 | 透過設置靜電集塵器、袋式集塵器、濕式洗滌器及料堆設置防塵網、自動灑水設備、噴灑化學穩定劑,減少原生性PM2.5排放量;於燒結工場設置De-SOx及De-NOx、動力工場設置De-NOx等設備,以減少PM2.5之前驅物(SOx、NOx、VOCs)排放量。 |
評估方法
中龍設立環境監測中心,針對廠內固定污染源排氣實施連續監測及定期檢測。截至2023年12月止,廠區煙囪總數共79支,其中有13支設置了連續監測系統,以監控傳統污染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粒狀物)的排放濃度及總量。監測系統與臺中市環保局即時連線,接受市政府的嚴格監督。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環境部固定污染源管理資訊公開平臺、永續報告書、相關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