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境

綠色生活

中龍為落實節能減碳、保護環境永續發展,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依據中鋼集團綠色生活評鑑辦法,訂定中龍綠色生活推動辦法,辦理執行、考核及改善作業,推動項目依組織權責由各項業務整合單位擔任推行主辦及協辦。2023年以推廣綠色旅遊為工作重點,背景為「綠色旅遊」是讓民眾在旅遊時可選擇對環境友善的方式,依環保、低碳方向規劃旅遊行程,減少因旅行、交通或食宿所帶來的資源消耗,進而體驗深度在地旅遊模式。涵蓋環保餐廳、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環保標章旅館或環保旅店、環保標章旅行業。

本項活動執行共為三階段:創意提案蒐集與確認、提案執行及成果、檢討與建議,而透過公司、廠處、個人三個方向進行推廣,目標包括辦理自強活動、簽訂特約商店、尾牙、敦親活動等團體活動以選擇綠色旅遊店家辦理,個人部分則請各廠處主辦協助收集可供證明之出遊資料。2023年使用人數391人次,以公司辦理自強活動績效最為顯著,其他項目將持續由各單位主辦協助,並由主辦單位針對活動適時提醒同仁使用綠色旅遊店家,提高綠色生活品質。

綠色生活是一種追求永續和環保的生活方式,旨在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地球資源和環境的負擔,強調減少自然資源消耗,降低碳足跡,促進環保實踐,以保護地球的生態平衡。中龍已在食、衣、住、行、育樂及其他生活各層面推行綠色辦公及綠色生活,施行迄今已融入各廠處之管理思維及企業文化,相關內涵早已深化至員工日常行為中。

透過本次綠色旅遊活動,更能具體展現其積極推動節能減碳、善盡社會責任的成果。綠色生活的實踐,讓環保不僅僅是一個單一項目,而是一種貫穿企業運營的理念。中龍將持續積極推廣綠色生活,不斷探索更多環保創新,以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綠生活活動分享-生廚餘堆肥

綠色採購

中龍落實綠色採購,要求供應商提出符合限用有害物質保證書或分析報告,降低產品含有害物質之風險,供管制單位作為判定有害物質可控制水準之依據,確保產品符合RoHS / REACH 法規之管制規範。另辦公室用電腦設備及耗材,採購具綠色環保節能標章之產品,2023年綠色採購金額,共30,561,634元。近五年綠色採購金額如下圖。

環境綠化

  • 中龍為響應環境綠化,分階段進行廠區植栽綠化工程,選擇栽種可適應海線地區強烈東北季風吹拂的喬木及灌木,如山欖、羅漢松、龍柏…等,並透過搭配植草皮的方式,達到生態及林相的豐富化;同時考量各種高層次、多樣性與蜜源植物,以作為野生鳥類棲息活動棲地與充當避免受干擾之緩衝區。此外,2017年起配合臺中市政府推動8年100萬棵植樹計畫,每年持續進行廠區綠化,截至2023年底共植樹約達12,650棵,全廠區綠化面積合計達17.59公頃,佔廠區總面積達6%以上,廠區綠化面積已超過環評承諾之目標,並達促進空氣品質淨化及減碳抗暖之功效。
  • 在不影響生態環境之前提,隔離綠帶維護工作盡可能採減少除草或噴灑殺蟲劑等方式管理,以期降低環境危害風險,增進廠區綠化友善環境。
  • 嚴格管制廢氣及廢水排放,定期巡查確認,以確保符合排放標準,避免影響大肚溪口野生生態。
  • 妥善收集營運廢水,經廢水處理設施處理至符合排放標準後再排放至大排,可降低對大肚溪水質及生態影響。公司水車與廠外道路灑水車則可承接經處理過後之放流水,進行廠內外道路灑水事宜,除了可降低自來水用量達到資源循環再生。

廠區綠美化

生態保育

環境概述
中龍廠區行政區域隸屬於臺中市龍井區,廠區位於大肚溪出海口右岸,鄰近臺中港與台中火力發電廠。廠區內環境為工廠、專用碼頭與辦公大樓,廠內道路兩側種植行道樹,行政大樓附近有較大面積樹木植栽與草坪;周邊環境為臺中港碼頭、工業區、大排、住宅與農耕地。

生態調查
中龍於建廠完成後,於2017年針對本廠及鄰近區域進行陸域及水域生態調查,調查項目包括陸域動物(鳥類、哺乳類、兩棲類、爬蟲類、蝶類)、水域生態(魚類、底棲生物、浮游植物)。陸域動物調查範圍為計畫基地以及外圍1000公尺範圍內;水域生態於大肚溪河口設3處測站,分別為W1測站(大肚溪出海口)、W2測站(大肚溪與三港大排匯流處)、W3測站(麗水村竹筏碼頭與61線快速道路大肚溪橋之間)。調查範圍右圖。

調查結果

  • 陸域動物調查共記錄鳥類97目19科30種213隻次,哺乳類3目4科6種16隻次,爬蟲類1目2科2種6隻次,兩棲類3科4種20隻次,蝶類4科9種33隻次。發現黑翅鳶、小燕鷗與鳳頭燕鷗等3種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
  • 水域生態調查共記錄魚類4目7科8種37隻次,底棲生物4目7科13種212隻次,浮游植物2門17屬27種。
  • 調查期間並無發現異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