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及財務成本增加

風險類別/項目 風險財務影響 因應與機會
轉型風險 政策法規 碳定價 【成本增加】
預估碳費逐年增加,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用電大戶條款代金,台電電費將調升。
風險時間點:短期、中期
  • 建構智能工場,提升製程效率,採購再生能源憑證,配合母公司評估碳補捉及碳封存之試驗,減緩氣候法規所帶來衝擊,並轉化為未來營運財務機會。
  • 推動員工自主性持續改善,發揮團隊精神不斷改良改善,降減排碳。
  • 推動綠色採購,採購節能標章產品。
  • 提供高強度鋼材與技術整合服務,除積極拓展高強度鋼材尺寸與規格範圍,亦推廣高強度耐震鋼材設計優勢,兼具省料減重與外部減碳效益。
再生能源法規 【成本增加】
經濟部公告用電大戶條款,若無依規定設置再生能源,擬購買再生能源證或繳納代金。
風險時間點:中期
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除能抵免法規衍生之代金成本外,亦能降低電力使用費用,帶來成本收益。
技術 新技術投資 【成本增加】
新技術支出增加。
風險時間點:中期
  • 短期製程能效提升,中期提高煉鋼廢鋼比,長期配合中鋼規劃啟用碳捕捉封存,因應相關法規要求,提升未來營運財務機會。
  • 為減少極端氣候衝擊用水,推動「福田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計畫」。
  • 採用高爐及電爐兩種冶煉優勢開發出國內首創之HYBRID製程技術,降低碳排,產製獨有之低碳高品質之車用冷打件如SCM435及超高強度耐震鋼材SM570M型鋼、窄板等。
  • 訂定智慧製造指標,包含智慧產線、智慧能資源及智慧排程三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