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及財務成本增加

風險類別/項目 風險財務影響 策略說明
轉型風險 政策法規 碳定價 【成本增加】
預估碳費逐年增加,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用電大戶條款代金,台電電費每5年調升20%。
風險時間點:短期、中期
未來擬建構智能工場,提升製程效率,採購再生能源憑證,配合母公司政策評估碳補捉及碳封存之試驗,減緩氣候法規所帶來衝擊,並轉化為未來公司營運財務機會。
再生能源法規 【成本增加】
經濟部公告用電大戶條款,若無依規定設置再生能源,2026年購買再生能源證或繳納代金。
風險時間點:中期
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除能抵免法規衍生之代金成本外,亦能降低電力使用費用,為公司帶來成本收益。
技術 新技術投資 【成本增加】
新技術支出增加。
風險時間點:中期
短期製程能效提升,中期提高煉鋼廢鋼比,長期配合中鋼規劃啟用碳捕捉封存,因應相關法規要求,並降低未來營運財務風險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