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水資源管理 【重大主題】
衝擊影響
-
水資源風險評估
中龍取水來源為台灣自來水公司,依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渡槽水風險地圖集」,臺灣全區總體風險程度皆為Low-Medium(1-2),非屬水資源壓力地區。 -
水資源變化估計及營運影響
中龍位於中部臺中地區,2024-2100期間,雨量平均變化率估計位於-1~1%之間。中部臺中地區水資源變化不大,對未來營運無負面影響。為因應台水限水或供水中斷之緊急情況,本公司亦制訂全廠緊急限水管理規定,使相關人員瞭解限水作業程序,以最大程度降低緊急情況發生時,產線及設備之影響。 -
水法規變更及定價
中龍主要取水來源皆為自來水,每噸用水約為12.7元。經濟部於2023年1月6日發布耗水費徵收辦法,自2023年2月1日起開徵耗水費,計徵對象為枯水期單月總用水量超過9,000度之用戶,依用水狀況採個別費率約為每度1~3元、節水回收率達到同行業公告之標準者減為2元、比同業標準更好的優等企業者減為1元,並設有耗水費減徵條件。
承諾
- 充分運用水資源,工業用水循環使用。
- 妥善處理廢水,減少環境負擔。
- 配合國家政策,持續推動福田放流水回收再利用。
指標與目標
短期目標(1~2年) | 中期目標(3~5年) | 長期目標(5年以上) |
---|---|---|
|
|
|
採取行動
中龍為一貫作業鋼廠,需使用大量水資源作為冷卻、除銹、潤滑、洗塵及環保等用途,水源由台灣自來水公司沙鹿營運所配給,其水源地為鯉魚潭水庫及石岡壩水庫。2024年度全廠每日自來水用水量約48百萬公升。高爐產線正式投產以來,運轉生產逾14年時間,在水資源管控作為包括建立查漏制度、用水清查制度、操作維護管理制度、節水績效考核制度,並持續藉由專案改善工程、自主管理、及提案改善等方式勵行節約用水政策。
評估方法
- 定期提報資料予相關單位,確認執行現況。
- 透過企業PDCA管理,持續追蹤執行情形及目標達成程度。
- 透過各項會議檢視改善行動執行確實性。
利害關係人議合
中龍依據利害關係人議合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互動,並將資訊揭露公開資訊觀測站、永續報告書、相關平台或中龍官網。
執行成效
管理活動
-
土壤及地下水防治
中龍為掌握土壤及地下水品質,落實土壤、地下水污染預防工作,全廠區設有6口地下水監測井定期進行採樣檢測,達成提早警戒作用。截至2024年分析數據結果,均屬正常範圍,可確實掌握地下水品質狀況。在進行土地租賃買賣時,嚴格進行土壤、地下水調查,確保無污染糾紛。 -
水污染防治
中龍2024年放流水放流於安良港大排,全年排放量為4,064百萬公升,單位產品之放流水量為0.00104百萬公升/噸-鋼胚。排放水質化學需氧量(COD)為平均38.7 mg/L,懸浮固體(SS)為平均5.4mg/L,遠低於放流水標準(COD < 100 mg/L、SS < 30 mg/L),且各項重金屬含量極微。
中龍廢水處理場已設置除既設處理總容量達1.8萬立方米/日的廢水處理設施外,亦針對煤、鐵等原料區之逕流廢水設置2.8萬噸的逕流廢水沉砂池,將大雨產生的逕流廢水處理到放流水標準後再排放,有效降低逕流廢水污染量。 -
水資源回收再利用
中龍在水資源利用方面採行最佳的調度模式,有效利用各類能資源且配合各項節水措施,確保水資源能更有效再利用,2024年製程用水回收率高達98.60%。 -
確保供水穩定性
中龍為進一步確保用水安全及穩定性,在水利署及臺中市政府水利局的指導下,致力推動「福田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計畫」,並於2010年9月完成簽訂用水契約,等該計畫完工啟用後,除了可供應中龍公司每日5.8萬噸的放流水回收再利用,在限水期間更可降低民眾及產業用水之衝擊。積極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將成為中龍努力的目標,藉由持續研發或引用各項節水技術,有效降低對環境之衝擊。


產品水足跡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