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方針

經營者報告

回顧過去一年,鋼鐵產業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儘管新冠疫情略有平息,但受全球通膨及央行貨幣政策緊縮的影響,使得經濟復甦腳步受到阻礙。加上俄烏戰爭未解,以哈衝突又起,地緣政治風險逐漸升高,致使海外鋼材需求持續放緩。鄰近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陷入震盪壓抑投資,粗鋼生產調控力道不足,供給過剩情形進一步加劇,導致鋼市反轉時機不斷遞延。量價明顯下滑,嚴重影響銷售及獲利表現。面對外在環境的嚴峻挑戰,中龍深知唯有不斷追求卓越,持續提升經濟、環境及社會效益,才能實現永續經營的目標。茲節錄相關重點工作如下:


經濟面

中龍儘管營運環境艱困,全體員工仍不畏艱難,在各自崗位上努力,致力於降低成本、提升品質、開拓高品級鋼品市場。我們推行了350項行動方案,有效節省35.2億元成本,達成率113.5%,創下歷史新高;同時,提交5,003份創意提案改善,總效益達到876萬元。在提升品質和拓展市場方面,配合集團推動精緻鋼品政策,提升訂單合格率、推廣技術行銷,除有利於穩定客戶信心,帶動鋼構產業升級,更能創造市場需求。經統計,全程訂單合格率達到歷史新95.05%,高品級產品比率達到46.7%,彰顯了邁向「高值化精緻鋼廠」的決心。

環境面

中龍積極應對氣候變遷與減碳議題,於2007年便成立「能源節省委員會」來推動節能及節水;於2022年更成立「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設定中期目標,2025年排碳減少7%,2030年減少25%,長期2050年實現碳中和為努力目標。

在節能減碳方面,我們取得了顯著成效,2023年平均年節電率達3.26%,35個節電計畫全數完成,節電效益達到35,026,904kWh、年減碳效益約17,338公噸CO2e。此外,為響應政府及集團再生能源開發政策,於廠房屋頂興建太陽光電設施,發展綠電,並藉由架設漂浮型太陽能設備,降低陽光直照水面的機會,防止水分蒸發,有效減少水資源浪費。

在節水方面,透過製程改善,以最佳調度模式節約用水量,確保水資源能被更有效運用。致力提高每滴水的循環利用次數,無法再利用後,再進行澆灌或淋洗,用水回收率高達98.6%以上。另一方面,我們也積極開發多水源管道,包含簽訂綠色貸款,與臺中市政府合作推動「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計畫」,在臺中港區設置每日可處理5.8萬噸放流水之再生水廠。透過使用再生水,將有助於增加臺灣因應水資源短缺的韌性,將珍貴的自來水資源轉供民生用水,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中龍在減碳節能及友善環境努力有成,2023年榮獲經濟部舉辦「節能標竿競賽」之「金獎」和「臺中市陽光A+競賽」之「綠能貢獻獎」。

董事長

總經理

社會面

中龍以維護員工及協力人員的安全健康為首要任務,也視為影響生產營運的重要因素。因此,員工和協力人員攜手,以實現零災害為目標,共同致力於打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2023年持續實施知能合一的教育訓練,推動工安走動式管理及五道防線計畫,鼓勵主動發現問題,員工失能傷害頻率和嚴重率均為零,達到近年來的歷史新低。

在關懷員工方面,中龍首次參加臺中市幸福職場評選活動,在「和諧的勞資關係」、「健康的職場環境」、「友善的勞動制度」、「共融的無礙職場」及「永續的職涯發展」等五大面榮獲肯定,獲頒「五星獎」殊榮。未來仍將秉持「鋼為根、人為本」之精神,持續邁向更優質的幸福企業。

在敦親睦鄰方面,持續以「落實用人在地化、協助地方教育文化、贊助公益性活動」之理念,積極回饋社會。2023年新冠疫情趨緩,我們加大對鄉親鄰里的扶助,包括辦理各項急難救助、在地農產品的採購等;另,為促進文化發展,舉辦高中生生涯規劃講座、贊助閱讀計畫及自然科技領域女性培養等活動,回饋地方莘莘學子,具體打造正向循環、驅動社會前進。

未來展望

展望2024年,世界鋼鐵協會預測全球鋼鐵需求成長率1.9%,較2023年需求增加近3,460萬噸,未來可望朝正向發展。惟面對外在經營環境的變化,除訂定經營方針為「工安環保、低碳永續;精緻鋼品、拓銷市場;智慧鋼廠、數位轉型;降本增利、精實創新」外,與以往不同的是,2024年更新增兩項生產指標為電爐精緻鋼品比率≧13.6%,建構智能工場4座,凸顯朝向高值化及智慧鋼廠邁進的決心,企盼擺脫舊有思維框架,勇於改變創新,積極突破現狀並持續精進。未來中龍將與所有利害關係人攜手共同努力,共創永續經營之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