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治理
策略與目標
經營策略
中龍貫徹公司願景「致力技術精進,持續節能環保及價值創新,成為世界一流之鋼鐵生產基地」,延續母公司「高值化精緻鋼廠」及「發展綠能產業」之經營發展雙主軸,另考量中龍永續策略承諾,擬定十 (2024~2033)年經營發展策略,並於每年進行滾動式修正,並提送董事報告,總體經營策略主軸如下:
- 深化人才培育及加強社會參與。
- 穩健財務結構及提升生產效率與環保效能。
- 發掘市場需求及擴展產品質量。
- 發揮電轉爐生產優勢、科學化降低成本及推動差異化服務與產品。
- 精進技術與設備能力及打造智慧製造。
- 強化工安文化及精進綠能減碳技術與致力循環經濟。
經營方針
中龍依循經營發展策略及管理體系,每年第四季建立次年之年度經營方針、標竿項目及目標,以作為年度經營方向,2023年經營方針及標竿達成情形及2024經營方針及標竿如下:
2023年 | 2024年 | ||||
---|---|---|---|---|---|
經營方針 | 標竿達成情形 | 目標值 | 實績值 | 經營方針 | 標竿 |
工安環保 固永續 |
重大職災(件) | 0 | 0 |
工安環保 低碳永續 |
重大職災:0件 排碳量≦951.3萬噸CO2e |
碳排放強度 (噸CO2e/噸鋼胚)【註】 |
≦1.82 | 1.906 | |||
穩定生產 本職能 |
鋼品出貨量(萬噸) | ≧425.0 | 425.6 |
智慧鋼廠 數位轉型 |
建構智能工場≧4座 |
精緻鋼品 增利基 |
高品級產品比率(%) | ≧43.0 | 46.7 |
精緻鋼品 拓展市場 |
鋼品出貨量≧408萬噸 電爐精緻鋼品比率≧13.6% 高品級產品比率≧45.8 |
降低成本 利盈餘 |
降低成本(億元) | ≧31.0 | 35.2 |
降本增利 精實創新 |
降低成本≧20.0億元 |
註:年度標竿除排碳強度受大環境景氣影響未達標,其餘標竿項目均達標。
因應重大衝擊
2023年由於全球鋼鐵品需求不振,加上中國疫後鋼鐵產能回復及疫後需求不如預期,及國際煉鋼原料報價向下修正,且中國、俄羅斯、越南等國鋼胚出口量擴增,影響我國鋼鐵基本工業產品景氣。儘管公共工程、汽機車、航太及船舶等運輸工具、再生能源及電力設備等下游產業需求平穩,然由於國內多數產業外銷訂單及出口表現疲弱,且營建用鋼需求下修力道逐漸擴大,致使用鋼需求持續疲弱。另環保法規的趨嚴,2050年達碳中和議題,碳費徵收致生產成本上升,都將成為鋼鐵產業發展隱憂。中龍為因應衝擊,由董事會指派經理人擬定相關措施,以維持公司永續成長。
面臨衝擊及挑戰
產能過剩供過於求
- 2022年全球產能過剩6.9億噸
- 2022年較2021年增加0.32億噸,產能過剩去化嚴峻

節能環保要求嚴格
- 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修法;空污總量管制;能源管理法...
- 2050淨零碳排(碳費徵收)、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試行
地緣政治風險與通膨衝擊
- 烏俄戰爭及以巴衝突頻傳,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業者對後勢趨於保守
- 通膨導致全球升息潮及資金緊縮,推升經濟衰退風險
中國經濟放緩與轉型升級
- 紅色供應鏈崛起,互補變競爭
- 中國經濟困局外溢效應
- 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
因應衝擊採取措施
- 創造差異提升附加價值
【電爐產線】擴大(準)精緻鋼品比率,聚焦自身優勢。
【高爐產線】聚焦自身產線優勢,依照市場需求與集團規劃,發展精緻鋼品。 - 加大降成本、增利潤力度。
- 提升品質與客戶滿意度。
- 技術行銷推廣差異化產品。
- 擴展鋼結構產業合作。
- 成立碳中和小組妥善規劃因應措施及環保設備投資。
- 擴大集團精緻鋼品比率。
- 發展智慧製造技術。